罗颖
海浪花,晶莹、剔透、欢快、跳跃、纯洁、美丽……是海河人心中最美的花朵,也是青年学子浪漫的青春和蔚蓝色的理想。
大学一毕业,我就被分配到滨海职业学院团委工作。考虑到我曾是大学学生会的文艺部长,还是大学里被授予“终身荣誉”的电台台长,校领导交给我的工作除了学生艺术团,就是带领学生创办小报《海浪花》。那时候的《海浪花》还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,她就是一份四开的铜版报纸。那时,身在内蒙的母亲,是一家晚报分管专副刊的副总编辑,为了办好《海浪花》,我像她讨教,她从报纸的定位、栏目的设置及对稿件的要求一一向我传授,还把版式画得最好的“七彩校园”版的报样寄给我,让我借鉴。
2003年,SARS在我们国家从南到北地流行,特别是北京和天津的疫情都很严重,母亲劝我回家:内蒙家,是女儿最好的避风港。但我考虑我是团委的一名老师,还是一个学生团队的大组长,我应该和我的同事和同学们战斗在一起。一直担任领导干部的母亲很感动,也很欣慰,感觉到她绕膝呢喃的女儿长大了,进步了,都能够为这个社会担当了。动情之下,母亲写了情深意长的《与女儿书》,在她们的报纸上全文发表,收到领导和读者们的广泛好评,甚至引发了读着的“集报热”。这篇凝结着“非典”时期“母女两地情”《与女儿书》,我也在《海浪花》全文转发,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强烈反响,对奋战在抗SARS一线的教职员工是一个巨大的鼓舞。
随着滨海职业学院的发展与建设,《海浪花》已经成长为一位美丽端庄的大姑娘,她“嫁”给了专业性指导性更强的科研部门,成了一本综合性刊物。女儿嫁走了,我也离开了《海浪花》编辑部,到了学院的组宣处工作。但我的心里一直有朵“海浪花”,也把自己写的稿子,还有母亲写的稿子拿到《海浪花》上发表。让《海浪花》成为连接海洋文学与草原文学的一条红线。
当我成为滨海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的书记时,我把在《海浪花》滋养的文采用在了鼓舞学生们毕业条幅上:
学精业专 喷薄日出 胸有中国梦
桃红李白 登月折桂 互联母校情
当2014年6月的毕业典礼上,这两条巨型条幅从五楼飘落而下时,心中不由感触老师和学子由母校所结下的情分竟是那么的高贵,那么深远。
在“共筑中国梦”期间,我为建筑工程的“中国梦”写下了激励教师与学子的诗句:
建筑是歌
我们建筑一座庄稼院,就是一首田园牧歌,
我们建筑一座四合院,就是一首传统民歌,
我们建筑一座高楼大厦,就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大合唱,
我们建筑地球,就是一部和谐、和平、发展的人类命运交响曲。
学院建设六十周年,我为学院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而欣喜,不由在心中为学院撰写了欣喜之词:
泰山之北 燕山之南
河北平原 渤海之湾,
一个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,
正一番又一番波澜壮阔地美丽着滨海大地海河之畔。
孔爱雕像 月牙鼓楼
八系两部 绿意环绕
梦想与奋进的交织
成功与喜悦的汇集
工学结合 继往开来
崇德尚能、学以致用
春蚕吐丝 蜡炬成燃
代代薪火相传
看!五星红旗迎风招展,
听!滨海建校六十周年,
东海之滨 泰山之巅
一轮红日喷霞吐瑞 气象万千
心中有朵海浪花,迎来了建校60周年,晶莹、剔透、欢快、跳跃、纯洁、美丽的海浪花,映出了我的成长与进步,更映出了滨海职业学院的长足发展与辉煌成就!愿海浪花常驻心中,为着我们共同的浪漫青春和蔚蓝色的理想。